第一次讀東野圭吾,是女兒跟同學借來的"解憂雜貨店(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)",女兒讀完,一直嚷著要去看這本書改編成的電影,好奇之下,我也拿來拜讀一番。
故事從三個闖空門的年輕人開始,在作案後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,三人躲入一間廢棄的雜貨店 — 浪矢雜貨店,不料卻在雜貨店中收到30年前,為現實生活而掙扎的人們寫來的信。那一夜,浪矢雜貨店散發著一種奇異的光芒,讓人們能跨越30年的時空互通信息。因緣際會,三個年輕人為30年前的人們"指點了迷津",然而這樣的際遇也給這三個年輕人帶來了救贖。
書中的時間設定從1979年(莫斯科奧運前一年),一直到2012年。這三十年間,日本記取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教訓,調整產業結構,因此開創了80年代的經濟奇蹟,但1989年後因泡沫經濟,迎來之後"失落的十年",經濟陷入停滯。在這樣的年代中,即使生活辛苦,但人們擁有夢想,擁有希望,也懂得彼此珍惜,書中的人物為了夢想、為了所愛的人而奮鬥掙扎,在陷入兩難的抉擇時,寫信到解憂雜貨店給浪矢爺爺。浪矢爺爺(浪矢雄治)所代表的或許就是那個年代中的美好。
在經歷喪妻之痛後,本來一蹶不振的雄治,因為開始為他人的煩惱提供諮商,而再次尋找到人生的動力。一開始大部分都是孩子為了搗蛋所寫的信,有時一晚收到三十多封, 即使看得出來是同一個人寫的,內容也一看就知道是惡作劇,但雄治還是認真地一一回覆,當雄治的兒子勸他別去理會這些惡作劇的信件時,雄治如此回答了:
"不管是搗蛋還是惡作劇,寫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,和真正為了煩惱而上門的人一樣,他們內心有破洞,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漸漸流失。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們一定會回來看牛奶箱,會來拿回信。他們很想知道浪矢爺爺收到自己的信後會怎麼回答。你想想,即使是亂編的煩惱,要想30個煩惱也很辛苦。對方費了這麼大的功夫,絕對不可能不想知道答案。所以,我會努力想答案後,回信給他,絕對不能無視對方的心聲。"
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漸漸流失,這整個時代不也是如此? 書中的人物,因為內心的破洞得到填補而再次重生,然而要擁有一顆多麼柔和的心,才能如此溫柔地填補起那些破洞呢?
"絕對不能無視對方的心聲。"或許該由此出發。
奧運預備選手因為與男友珍惜彼此的夢想,在男友罹癌時忍痛相隔兩地,繼續接受培訓。祖傳的魚店因無人繼承即將面臨歇業,父親卻鼓勵願意回鄉繼承家業的兒子繼續去追逐他的音樂夢。即使故事中的角色死了,仍要為他們發聲。開車載著稚齡幼兒的母親為何墜海? 生意失敗,帶著兒子跑路的父母最終為何自殺? 現實生活所造成困頓,一層層掀開後,其中所埋藏的深刻心意令人動容、深思。
在預知自己生命將盡之時,雄治要求兒子送自己回雜貨店一趟,在浪矢雜貨店正式熄燈,結束營業前,雜貨店鐵捲門上的投遞信箱裡出現了最後一封信,那是一張空白的信紙,空白的信該怎麼回? 空白的信紙代表著什麼樣的心聲? 雄治再次深思,寫下回信,放進牛奶箱裡。作者於此留下了一個美好的伏筆。
在進入雜貨店,提供"諮商服務"之後,三個闖空門的年輕人之一發表了這樣的感想:
"像我這種腦筋不靈光的人,活到這麼大,好像今天晚上第一次對別人有幫助。…以前我從來沒有不計較利益得失,認真考慮過別人的事。"
三個闖空門的年輕人,最後諮商的對象是"迷茫的汪汪"。為了幫助汪汪辭去酒店的工作,他們將日本未來的經濟走勢告訴汪汪,汪汪也因為遵照"浪矢雜貨店"的回覆,在一次次正確的投資後,累積了大量的財富,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王國。"30年後",三個年輕人與汪汪再次"奇妙"地相逢,這次的相逢讓汪汪和三個年輕人都找回了自己的初心。最後浪矢爺爺所寫的那封信則為全書寫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,也是作者對年輕世代的贈言。
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,也會是一部好電影,我也跟松岡克郎(註1)一樣非常好奇,"重生"這首曲子到底搭配著什麼樣的歌詞。等電影上映時,再找女兒一起去看看。
後記:REBORN(重生),果然好聽,一開始的吉他聲就相當吸引人,搭配上演唱者乾淨的嗓音,非常療癒。『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』「REBORN」門脇麦版本
註1:書中人物,音樂家,"重生"的作曲者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