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以詩來訴說(註一) |
忘了是多久以前,某日,明人出版社總編大人Irene問我有沒有興趣擔任今年創作獎詩作組的評審,我當然第一時間拒絕了,這不是開玩笑的,評審這工作可不是輕鬆的差事,而且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勝任。但總編大人鍥而不捨的邀約,讓我不得不想:莫非是聖靈(我老闆)指派的任務? 最終總編大人的盛情難卻,於是敝人有此榮幸擔任第三屆明人青年創作獎詩作組的評審工作。
![]() |
圖片出處: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CGM官網 |
首先透過線上會議,評審們訂定創作獎徵文的規範與相關細節,然後邊一起為此禱告,邊等待著稿件如雪花飛來。感謝神,此次"青年"創作獎取消了年齡限制,將青年的定義擴大為擁有青年的心態,因此投稿的詩作多達85首,相較於前兩屆呈倍數成長。評審一一細心研讀、篩選,最後在充滿甜點與茶香的暖心評審會議中,選出了首獎、二獎、四首佳作,及五首評審推薦。11月23日便迎來了此次任務的終站:明人青年創作獎頒獎典禮。(欲知創作獎得獎名單,請見明人粉專。)
這一路上,我一邊認真研讀各家詩作,一邊仔細留意透過參與創作獎的評審過程,聖靈要教導我的是什麼。在評審會議那日,透過與其他評審的討論、交流,不但讓我對投稿的詩作有更多元且豐富的理解,同時也更多思考攝理文學、藝術創作的遠景,不得不說明人所舉辦的創作獎真是意義重大,起初規模雖小,各方面亦尚未成熟,但重要的是出發了。如同鄭明析牧師所說:"不能只是一心等待奇蹟。只要做出相關的努力,就算只做一天,也會按照一天行動的程度達成。只要邊禱告邊做相關的事情,做多少就能解決多少。實踐就是奇蹟!(註二)" 阿們! 阿們! 透過創作獎,鼓勵更多優秀的創作者,讓文學創作的意義回歸到文學的主人—耶和華 神在最初所定下的旨意,明人的夥伴們一步一步努力,為此打造出雛形,如此體會時,更是感謝聖靈能指派給我這項任務,讓我參與其中,並親眼目睹這過程。
而此次頒獎典禮每位評審都被分派了講評的任務,我負責講解兩首入選佳作的詩:《一起寫吧》與《倘若》。這對我深具意義,因此頒獎典禮後,我立刻徵得二位作者的首肯,將作品放在本文中。
關於詩的創作,詩人鄭明析先生曾說:無條件寫詩吧! “聖靈跟我談論詩時說:如果你想把詩寫好,就以你當天的經歷與體會為題材,每天寫一首詩吧!” “同樣的內容,只要改用詩的語言來寫,就會成為詩。別人的詩固然好,但自己也能透過寫詩,展現出個性化的詩的世界。即使無法出版成冊,只是自得其樂,也算是詩人。"(註三) 所以一起享受寫詩的樂趣,《一起寫吧!》,詩一開始,作者也想要透過寫詩與詩人同行,但是現實如絕壁一般,讓他無從下筆,在持續的掙扎中聽到神的聲音,於是體會詩的主人並非自己,倒空內心後,詩的主人—神,帶領他越過懸崖絕壁,穿梭於過去未來,詩甦醒了,苦尋不得的人生路也似乎就在眼前了。詩名為《一起寫吧!》,正因為與主一起寫,詩的展開,也意味著人生的難題得以解決,二者重疊交錯,令人驚艷。作者以簡潔的文字,透詩的形式記錄這內心顫動的瞬間,一首詩作於焉誕生,令讀者的內心也不由得隨之激動了起來。
談及詩作的靈感來源,作者表示:這首詩由詩人鄭明析先生的詩(註四)而出,鄭明析先生的詩啟發了我寫詩的動機。在我的詩中,記錄當我親自走上這條路的心路歷程,以不同的面向看見"同行"這件事。最後一段省思,其實是為了遇見困頓的自己寫的,讓自己遇到困頓時,能回想寫這首詩時經歷的一切。同時也想將這首詩送給生命中正經歷困頓的人。
![]() |
詩:一起寫吧! |
第二首《倘若》,作者從人們如何歌頌愛情寫起,接著熟練地以文字進行拆解,並證明人們所憧憬的愛情確實存在,但倘若這樣的愛情來到你身邊,你將如何回應。幾位評審都對這首詩評價很高。然而初見之時,這首詩並未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,因此我擔心自己無法好好介紹這首詩,但神、聖靈如此安排,一定有其用意。因此我閱讀再三,並嘗試以其他角度去理解,隨後想起,在一開始我們不就一直禱告,懇求神、聖靈能親自挑選得獎的作品嗎? 對啊! 於是我禱告詢問"為什麼神、聖靈選了這首詩呢? " 當時聖靈並未立刻回答我,一直到頒獎典禮當天,我走進會場,坐下禱告時,一句話輕飄飄地落在我心底 “是為了讓神的心情被看見。” 體會的那一刻我彷彿被雷擊中一般。
是啊! 此次參賽的詩作大部分都是以人的立場出發,描寫自身與神、與主同行的經驗、感受與體會,但《倘若》這首詩將神與主長達數千年的愛與等待濃縮在詩句中,極力傳達神也期待人們對這份愛有所回應,神期待著與所愛的人同行。然而一開始,我的注意力聚焦在詩作中所表達的個人經驗與體會,因此錯過了這首詩。此次創作獎主題為"同行", 而《倘若》這首詩帶來了不同的眼光,提醒讀者,人們期待著主與我同行,而主也是這般期待著我們。感謝神與聖靈的教導,在這段旅程的終站,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,總要思想神、聖靈的心情,總是珍重待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