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 |
讀了藤原新也的"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"。是讓現在的我想要收藏的書。
本來並沒有特別想看,但由於朋友的推薦,便去圖書館借了回來。豈料一翻開書頁就不自覺地陷入。十四篇小品,類似極短篇小說,描述生活周遭平凡的人們的故事,看似單調乏味的生活,透過攝影師的眼敏銳觀察,藉由作家之手細膩描繪,賦予平凡的日常一種嶄新而深刻的意義。
作者的文字深沉而不喧鬧,娓娓道來,如同老友的茶敘。在書中,日本社會裡那種壓抑、克制卻又渴望自由的氛圍處處可見,故事中的人物在真實的生活中追尋人生,但真實生活往往給不起令人滿意的結果,在淡淡的哀傷中,讓人思考,也有了更深層的領悟。
這十四篇小品,我都很喜歡。特別留在心上的是這篇,"車窗另一側的人生",故事中男主角山折喜歡衝浪,但無法住在近海的地方,於是每天搭電車上班都固定站在車廂能望見海的那一側。有一天在擁擠的車廂中,他被迫望向另一側的窗外,慣性的生活,出現了急遽的轉折,竟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。看完了令人意外的結局,我擱下書,沉吟半晌。
這十四篇小品,我都很喜歡。特別留在心上的是這篇,"車窗另一側的人生",故事中男主角山折喜歡衝浪,但無法住在近海的地方,於是每天搭電車上班都固定站在車廂能望見海的那一側。有一天在擁擠的車廂中,他被迫望向另一側的窗外,慣性的生活,出現了急遽的轉折,竟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。看完了令人意外的結局,我擱下書,沉吟半晌。
光是反覆做<昨天的事>、光是想著<昨天的事>來生活的人,是被<昨天>捆綁而「落後一天的人」。<今天>已經來臨了,應該要做「今天的事」才對。 — 鄭明析牧師
這樣的思緒的跳躍,乍看有些突兀,但在我腦海中真實浮現的就是這一段話。每天為了"活著",反覆跟昨日同樣的事務、同樣的路徑、同樣的想法,一成不變地被昨天綑綁著,但我們以為這就是生活。
看<一天的生活>時就能發現,往後一年、十年或一輩子都會度過類似的生活。大範圍地看時,會無法仔細地看而無法改正。如果縮小來看,就能看清楚而容易改正。 — 鄭明析牧師
如果只是按照過去的經驗,習慣性地行動,就無法發掘今天存在的意義。今 天之所以存在,是為了改正昨天錯誤的部分,進而更提高層次。所以要縮小來看,仔細地確認生活中的每個步驟為什麼要這樣做? 有更好的方式嗎?為什麼跟這個人相遇? 神透過這樣的事件要告訴我什麼?為什麼總是望向車廂的某一側? 另一側呈現出的風景會是如何? 一本書如果用心細讀,都能在每次的閱讀中發現不同的趣味,更何況是人生呢?
想要真實地生活著,能感受到 神正引導著我去經歷眼前所發生的一切,這就是我所謂的真實。<今天>已經來臨了,應該要做「今天的事」才對。不想落入被昨天綑綁的人生,首先,停止因著習慣而去行動的一切,啟動思考的機制,認真且誠實地正視握在手中的<今天>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