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Kati Marton寫得真好,以風雲詭譎的國際情勢為背景,讓讀者看到梅克爾不斷在其中穿梭的身影,步步驚心。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對利比亞的轟炸行動時,梅克爾投下了棄權票,她堅信"戰爭往往會帶來不樂見的結果,也極少能解決危機"。在大批難民湧向歐洲之時,許多國家因為無力承擔而封鎖邊界,梅克爾秉持人道主義精神,堅持不關閉邊界,她甚至跟德國人民說"如果德國不能用笑臉來歡迎難民,就不是我的國家了。" 在南歐國家經濟破產,因著疫情更是雪上加霜,梅克爾說服北歐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協助重建,使歐盟未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面。極右翼人士利用人民對"伊斯蘭化"的恐懼煽動民心,致使民粹主義高漲,仇恨言論甚囂塵上,她告訴人民"恐懼塑造出來的文化和社會將無法掌握未來。" 面對強權和狂人,她不張牙舞爪,而是不厭其煩地進行理性的溝通與協調,她說"我是科學家。我喜歡拆解問題...我不會讓情緒成為障礙。最重要的是找到解決的方案。"在時代的駭浪中,她榮辱不驚,因為"我必須心無旁鶩、全神貫注,像一個走鋼索的人,只能想下一步要怎麼走。" 有人說她不懂得利用政治機會,但她說"重要的是,在兩年後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,而不是我們明天會在報上看到什麼。"
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難以言喻,這樣的梅克爾,給人帶來希望和勇氣。梅克爾在51歲時開啟了16年的總理之路,雖然如同走鋼索般的艱難,她卻能真實地面對自己,面對這個世界。閱讀著她的傳記的我,此刻正迎向知天命的年紀,被那樣的真實深深撼動。是的,五十歲該是很美好的年紀。人生半百,在攝理中也即將度過第三十個寒暑,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,能更從容地面對現實中的起落,在應承擔的責任上更游刃有餘,對於旁人的眼光和評論也慢慢學會一笑置之,是的,我想像她那樣,在自己的位子上真實地活著,不管前方會遇見什麼,都帶著堅定的信念和勇氣前進。
"具備力量才能站在位子上,沒有力量的人會如流星般墜落,禱告的力量、信心的力量、了解神心情的力量,要遵守 神的話語,要成為 神的肢體,如此才能產生力量。"生日過後的主日,SSN在證道話語中如此教導,為此番閱讀做了完美的結論。"要如同日月一般,要站在自己的崗位上,要在自己的位子上好好生活。" 感謝神,今年也奇妙地送來了生日禮物,讓我聽見祂要對我說的話,真心地獻上感謝。我舉杯,敬日月,敬前方的五十歲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