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豪雨,於2025年9月23日(二)下午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,不僅造成馬太鞍溪上橋樑被沖斷,兩波溢流亦造成光復鄉慘重的洪災災情。新聞畫面傳來許多駭人的景象:洪水來襲,婦人手足無措的畫面,一棟棟房屋被洪水覆蓋的畫面…無法想像洪水退去後,重建之路會有多麼困難。許多花蓮的在地友人轉發相關救援資訊,我想著自己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的?於是聯繫在地的朋友,確認住宿、交通等狀況。週五教會有禱告會,結束時已是晚上十點,當晚,我下定決心隔天一早要前往現場。
救災消息在網路上一再轉發,許多人原本要趁著教師節連假前往花蓮遊玩紛紛更改行程前往救災。搭乘客運的路上更是看到不少穿著或是拎著雨鞋的,看來都是同道中人。而獨自前往的我掛心著未知的災害現場。光復鄉當地的朋友早上來電說到更裡面的部落也很需要大家幫忙,如果可以幫忙義煮的話更好,我跟他說會幫忙轉發這訊息。
抵達花蓮約是中午,與友人碰面取車,然後騎著摩托車回到友人的租屋處將行囊卸下,帶上雨鞋和手套後,先前往花蓮市區的田埔教會物資中繼站,剛好碰上大量貨運的時刻,大家接力幫忙搬運物資,再一一盤點貨物,有許多尿布、衛生紙、水、口罩、糧食、手電筒等,貨運司機說他早上已經送了兩百支的鏟子進去光復鄉。整理告一段落的中餐休息時刻,我便與他們道別,準備前往火車站搭乘區間車前往光復站。
火車車廂裡,或坐或站,都是穿著雨鞋的人。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,身邊有乘客交談著,大夥都不知道現場狀況到底如何,所以大家的共識就是到了以後看哪裡需要幫忙就去哪裡。沿途各站持續有人上車,其中有許多原住民、外國人,目的地只有一個。當車廂廣播傳來:「如果你要前往救災,請在光復站下車。」廣播聲落不久,火車到站,大家有秩序地排隊出站,我隨即前往最顯眼的慈濟志工站報到處,不一會兒就湊到60個人一大隊,10個人一小隊,前往市區的民宅幫忙。
沿路所見都是泥沙、大型機具、以及從每戶家中清理出來的報廢家具,但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帶著同樣的心志,不管能出多少力,都希望能夠盡一份心力。抵達民宅後,大家拿著現場已有的鏟子、水桶開始鏟土,牆壁的殘留的水痕紀錄了當時的水深。實際來到現場後,依然難以想像當時淹到一個人的高度時的絕境。 大家一同奮力協助,泥沙加上水的重量真的不是蓋的。隨後國軍夥伴也加入,我們輪流鏟土。人們總說花蓮的土很黏,真的很黏。要先有人負責鬆開土之後,再把土挖起來,不然出多少力可能都白費工夫。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把一戶的土都挖出來已經是極限,而且基本上每戶人家的地板、傢俱、隔間木板等都要全部重建了。隔壁人家深陷的跑車也報廢,但也無可奈何。
跟爛泥巴奮戰許久,終於有閃亮的地板出現在眼前,這期間花費的力氣真的不少。而那戶人家的主人一直把麵包、水、檸檬汁、冰棒塞給我們,希望我們不要餓著、渴到。但時間已來到當天回花蓮的區間車最末班時刻,國軍也都返去。我們詢問主人剩下還沒清理的怎麼辦?他們說晚上他們可以繼續慢慢打掃,他們很感激我們能夠過來幫忙,還邀請所有志工與家人們一起合影。 這些鏟子超人最遠是從台中過來的,也有從新竹、台北等地來的,而且都是隻身一人前來。
回去車站的路上,沿途聽到有的人家已經有水,可以把家裡清掃乾淨,他們抬起頭來跟我們這群外地人說聲辛苦了。但要面對重建之路的當地人才真的辛苦了。回去花蓮的區間車車廂裡,又累又一身髒的我索性坐在地板上,視線所及整個車廂都是爛泥巴雨鞋,從一個人開始,到一群人一起,我深深覺得能夠帶頭去做的人真的很了不起。
同時也不禁想到話語中說到「最棒的實力是什麼,不是最會做事的人,按照 神的旨意去做的人才是最有實力的人。」我不是最會做事的人,但是我希望能夠去到現場看看有什麼事情能夠為 神去做。神按照理致來運行世上,而耶穌總是去到辛苦人的地方給予幫助、教導話語。鄭明析牧師到了一個地方也總是會先打掃、把環境整理乾淨,不管是多髒亂的沙灘、臭水溝,牧師會帶頭帶著大家一起行動。領受了 神的教導的我,也如此去行動時,更加體會其中的價值與意義。
在幫忙鏟泥沙的過程中也想到,如同以賽亞書 1:18 所說「你們的罪雖像朱紅,必變成雪白;雖紅如丹顏,必白如羊毛。」神總是期盼我們度過悔改罪的生活,因為就同每天打掃、洗掉身上的老廢物質一般,打掃乾淨就會很好。 感謝神,讓我在打掃的過程中,更加感受清掃的重要性與不易,但只要願意去做就能做到,回程的途中,我默默祈禱,這條重建之路可能會很漫長,但願每一位來到這地,或是從遠方給予支持的人們,都能帶給當地人與彼此更多力量與溫暖。願 神看顧並祝福祂所愛的這塊土地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