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阿弟的喜歡 Midjourney AI繪圖 |
開始練習Midjourney後,看到朋友用Stable Difussion,聽說比Midjourney更厲害,就上網找了教學影片來看看,看了幾分鐘發現得從python開始安裝,許多的設定、指令,我馬上知道那不是我負擔得起的時間,而且開始練習AI繪圖,也只是想在發文時能圖文相符一點,並沒想學會什麼高深的技巧。最近常聽到一句話說”小孩子才做選擇,我兩個都要。”這句話我並不同意,因為不只小孩要做選擇,大人更是要選擇,因為一天就24小時,我們生活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,所以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? 當然,他們可清楚了。
在選擇這件事上,阿弟從小就沒有什麼困難。小學時參加學校社團,扯鈴、射箭、跆拳道樣樣按照自己的心意來,上國中時沒有迷戀地結束跆拳道課,因為他覺得夠了。但週六的My Way足球課倒是一直參加著,其實阿弟也不是多麼愛踢球,一起踢球的同伴也有些因為課業繁忙或其他因素而退出,有時阿弟要跟神駒團去騎車,也要跟教練請假,但每到新的一季報名時,阿弟就會來提醒我繳費了,有一次我好奇地問,為什麼想繼續報名? 他說”就報啊! 哪次不報。”阿弟的回答聽起來略帶敷衍,但其實他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,簡而言之就是喜歡吧,My Way承載了他幼年許多記憶,而阿弟是個長情的人,這一點應是隨了老爹。
不過阿弟目前的最愛應該是手遊了,從荒野亂鬥、傳說對決、Pokemon Go,到今年過年開始玩的原神,還有上次去參加SS營隊,被樂哥推坑的世界計畫,阿弟的喜歡越來越多。”這樣玩真的沒關係嗎?” 朋友問,雖然有時看到阿弟抱著手機不放,我也會恨得牙癢癢的,但對這件事,我基本上是採躺平政策(黑臉都留給老爹去扮)。因為我覺得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是很珍貴的。前幾天阿弟興致勃勃地徵詢我的意見"歷史紀錄部在徵人,我要不要去報名?"我有些驚訝,因為之前有幾次試圖推坑,但徒勞無功,但很快我就知道他是想去學些剪輯的技術(回來剪遊戲影片嗎?哈哈)"可以試試啊,不過你就要國三了,哥姊們不知道願不願意收你呢。"喜歡是一種動力。因為喜歡,阿弟總是利用下課時間寫功課,這樣回家才有時間玩手遊;因為喜歡他剪輯遊戲的片段跟朋友分享;因為喜歡,他對剪輯產生了興趣,因為喜歡會衍生出無限可能。
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.柯札克的傳記"窗的彼端"裡,有一個”五分很無聊”的故事,我很喜歡。夏令營快結束時,柯札克召集孩子們在草地上開會,讓孩子們自己給自己評分,因為每個人最清楚自己的行為。
"洽涅斯基,你覺得你應該要得到幾分呢?"
"我不知道,因為我在陽台屋頂上奔跑。"
"還有呢?"
"如果我在湯裡找到胡椒粒,我會舔一舔,然後丟進伊采克的湯裡。"
"還有呢?"
"我把牛奶倒在桌子上,因為我想讓桌子也喝牛奶。"
"嗯…那你覺得你應該要得幾分?"
"應該是四分吧…"小孩小聲說。
"不,他會改進的! " 男孩們大聲說:"他很好,就讓他得五分吧! 他接下來會很乖的!"
"你會改進嗎?"柯札克問。
"會,我答應接下來我會很乖。"
"那你得五分"
"萬歲! "接下來一整天,這男孩都像天使一樣乖巧。
"希望他不會因為太乖而生病。"柯札克微笑看著那不快樂的小搗蛋鬼。他正安安靜靜坐著,一點都不像他自己,憂鬱的看著遠方。 晚上,洽涅斯基來找柯札克,他看起來很難過。
"老師…我不想要五分了。"
"為什麼"
"因為我覺得好無聊。"
"那就給你四分? "
"好! "男孩展開大大的笑臉,"四分很棒! "隔天,他就和朋友打架了。
這個可愛的小故事也讓你會心一笑,或是眼眶微微濕潤呢? 柯札克並沒有刻意做什麼,卻在生活中讓孩子明白如果想要別人眼中的五分,就要付出五分的代價,但那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? 這位醫生老師認為孩子跟大人一樣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這其中需要充分的信任與愛,如果你對這樣的故事有興趣,真心建議把”窗的彼端”和柯札克醫師所寫的”當我再次是個孩子"都找來看看。不過就算看了書,還是有讓我按耐不住想要發飆的時刻,例如阿姐的生活作息有時會踩到我的地雷,此刻我就得自我催眠”她其實不住在家裡,她住在宿舍,所以你什麼都沒看到,沒看到,沒看到~~~”
“這位姐,你的心放得可真寬啊!” 朋友說。”因為姐的背後有靠山呢!” 為SS以上的孩子們禱告的群組已經運作了一年多了;不久前在教會裡,青鳥的媽媽們也開始每周主日禮拜後,一起聚集為孩子們禱告;上次阿弟參加營隊,跟兩個麻吉坐高鐵南北來回,我左思右想還是揪了幾個媽媽跟教師一起組了群組來個21天固禱。雖然禱告的時間並不長,但感謝神,總是垂聽我們不足的禱告,而正因著這一次又一次的交託,才能一次又一次學會放手,因我深知在前方引導的是誰。
這篇跟阿姐與ChatGPT是一起的
留言
張貼留言